11月15日、16日,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正畸科联合举办的“山东大学合学多学科应用暨口颌系统副功能论坛”在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五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是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得到2019年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术会议资助。论坛由修复教研所副所长蓝菁及正畸科主任郭泾主持,来自省内外的70多名医生聆听了讲座。
![](/__local/0/41/FF/2AE80E93A8B3640FE7EDDD34C04_9FAFFF8E_15CDA.jpg)
开幕式上,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宋晖致欢迎辞,她指出对咬合及关节病的研究是修复及正畸专业的热门方向,而且合学是口腔治疗的一部分,每一个口腔医生都要懂合学,此次论坛的召开将极大的促进参会医生的理论水平,给临床治疗带来新方法、新思路。
![](/__local/9/5D/46/6098BDBB3C5DEFAE100D9519BA7_82EA2D00_108C2.jpg)
![](/__local/D/86/51/46A7287B513E0F0BF6403D82C75_3EB16689_C8DB.jpg)
致辞后,首先带来讲座的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谭建国教授,他的演讲主题是《牙列重度磨耗的咬合重建》。谭建国首先详细分析了磨耗的类型及原因,然后介绍了他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八步法一步一步做好咬合重建的步骤,使咬合重建这类疾病的治疗步入规范化。
![](/__local/1/C4/36/62D81E05FE53F17064E0B0331D9_807A754F_F9A1.jpg)
![](/__local/F/90/19/A8320D89A6779218055C2DD2667_78C311C7_F7EA.jpg)
第二位演讲的老师是南京医科大学陈亚明教授,他的演讲主题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涡轮车针在口腔修复中的选择与使用》。陈亚明在讲座中介绍了临床常用的车针的种类,分析了金刚砂车针及钨钢车针的切削原理,之后重点讲述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车针的适用范围。陈亚明的讲座带给听众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涡轮车针是每一个医生每天都在用到的器械,就因为太常见,却忽略了其背后也隐藏着大学问。
![](/__local/D/78/C9/2DC3A56BE15362FA2D40782AAF6_2B68A0D2_F2B5.jpg)
第三位演讲的老师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王喜军教授,他的演讲主题是《合、颌位与关节》。王喜军先总结了咬合接触的种类,分析了ABC点接触及闭合终止点、平衡点的临床意义,然后将视角放大到口颌系统,提出CR位建颌的优势,在建颌时要达到ICP与CR的统一。
![](/__local/C/AA/12/35E20586BB424AF905299ABED8C_56F307F8_101A6.jpg)
![](/__local/4/66/8D/9666E2FBF82D5E51AB7E2B0EDFC_A9A4EA7C_13812.jpg)
之后的讲座都由德国因斯布鲁克大学的Dr. Wolfgang Boisserée及Dr. Julia Haubrich带来。他们讲座的主题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修复及正畸治疗。TMD引起的症状不仅局限在口颌系统,而且会通过神经、肌肉的代偿作用,造成头部、颈部、腰部的肌肉不适。口腔医生通过改变下颌的位置就能够达成肌肉去程序化的目的,改善全身症状。然后又讲述了在治疗过程中修复科与正畸科联合治疗的流程,如何保证在整个过程中下颌位置的稳定。最后又用一下午的时间,现场演示了临床问诊、检查及取咬合记录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听课的医生们受益匪浅。
![](/__local/6/45/17/6F2DD4362E1F94CF92F7D470047_226B9F0A_10C7B.jpg)
![](/__local/3/6B/54/349CAFD37669F1284C319BBD13A_AA7F8091_13C46.jpg)
![](/__local/4/F2/7C/2E627E74C4B6547722A72E3B350_211BBC4E_D86B.jpg)
![](/__local/4/20/B7/3D7F179C38D30DCDBEBA08367DA_346D1CFE_1424A.jpg)
本次论坛力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会授课,既有理论知识教学,又有实际操作演示,互相结合,使医生们能很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会后,多位参会医生表示从此次论坛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后有机会将继续参加此类主题的学习班。